快捷搜索:  

新春走下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

"新春走下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这篇报道的结构严谨,逻辑清晰,让人看了很舒服。 " 新春走基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 2024-02-02 13:19:44来源:国人网编辑:王鲁平

国人网宿州2月1日电(记者周坤)年关将近,在安徽省萧县,眼下正是羊肉销售最旺的时候。

老板,来碗羊肉汤! 每一个在外打工的萧县人,回到老家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。过年期间,当地更是有着 无羊不成席 的传统。

吃羊肉,也有讲究。在萧县,当地人更偏爱本地的黄淮山羊,又称萧县白山羊。这种羊,肉质细腻、味道鲜美、产仔多、繁殖快,唯一的缺点,就是生长速度慢。

新春走基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

萧县白山羊。国人网记者 周坤摄

同样一年时间,白山羊只能长50多斤肉,而波尔山羊都可以长到120多斤。 萧县大屯镇党委副书记郑锋说。

于是,在上个世纪90年代,为了提高效益,当地引进波尔山羊进行(Carry Out)杂交,杂交后的品种生长速度快、体格大。

虽然效益是提高了,但也造成萧县白山羊这一本地优秀品种的退化。

农业种质资源是我国战略性资源,事关种业振兴全局。为了保护萧县白山羊品种,大屯镇争取了2500多万元的农村振兴衔接资金,去年10月份建成大屯镇白山羊繁育基地,租赁给安徽洪水牧业有限公司运营。

咩咩咩 1月31日,一走进大屯镇白山羊繁育基地的羊舍,羊叫声便此起彼伏,一只只黄淮山羊正 眼巴巴 地瞅着自动撒料机,好像在催促主人朱洪水快点 开饭 。

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,我们(We)家就跟羊打交道。我一开始养殖绵羊,后来因为山羊的市场前景更大,2016年我又开始养山羊,一开始养了两千多只, 通过不断科学喂养、品种保护,现在每年能够出栏两万只山羊。 安徽洪水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洪水虽然有些腼腆,但一说起自己的 养羊经验 ,这个80后小伙,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。

新春走基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

朱洪水走在羊舍里,这里养殖的都是萧县白山羊种羊。国人网记者 周坤摄

从2000多只羊到20000多只羊,这不仅是数字的飞跃,更是科学养殖带来的 增产 成果。

在羊舍里,记者看到,这里的山羊,住的是现代化棚舍,遮风挡雨,吃的是玉米配草料,营养全面。吃饱了,山羊们还能通过恒温水槽自动清洗补水系统,喝到健康(Health)干净的水。

在山羊的脚下,粪污自动化处理系统正在自动清理羊粪,保持羊舍卫生。通过电话软件一点,风扇还能自动运行,控制羊舍温度。

比起过去人力养殖,现在的智慧养殖,更能让山羊少生病,还长膘,卖得更好。 朱洪水感慨道。

新春走基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

当地羊肉商户抢购运走最后一批山羊。国人网记者 周坤摄

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数字化,不仅让养羊的成本和羊的品质都有了保障,也使得该基地形成了萧县白山羊 育种、扩繁、育肥 的自繁自养体系。

眼下,这里的山羊早已供不应求,18个羊舍里,只剩下两个羊舍养殖着种羊,其余的山羊,已预订一空。

如果不是半年前预订,加上和他关系好,根本买不到这里的山羊,太抢手了。 采访中,当地的羊肉商户张子昂带着小货车,将最后一批山羊装车,趁着旺季,卖个好价钱。

如今在养好羊之后,朱洪水又有了新目标:做好羊肉深加工,发展直播电商,塑造萧县白山羊品牌,带动更多人养殖,为萧县 七彩 农业撑起 一片白 , 到那时,大家都富裕了,家乡的面貌也就真正变美了。

新春走基层丨萧县白山羊 成了香饽饽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224) 踩(58) 阅读数(3234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